我已取得普通三輪摩托車准駕資格(D)

隨著這些年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的嚴厲禁售,非機動車道裡的龜速車是越來越多了。從前年開始,我先後購買過 2 輛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兩年使用下來,我明顯感到這類車輛動力差勁、車身輕飄,以小牛 MQis 頂配版為例,即使解除出廠預設的 25km/h 行駛速率限制,也仍只能提升到 40km/h 上下,且其大概是出於保護蓄電池等目的而被人為限制了電機峰值功率,加速極為平緩,0–25km/h 加速竟需 6s 之久,嚴重影響騎行體驗。雖然避免大電流輸出可以有效增加車載蓄電池的續航力,但這無疑給本就全面差勁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雪上加霜。

民眾對於高效出行的需求是不會消失的,在非機動車登記管理不嚴格的年代,超出當時國標限制的大功率電動二輪車可以披著蟑螂皮、老鼠皮銷售並作為非機動車(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滿足民眾對大功率電動二輪車的需求。而如今,這類車輛已不再生產,或已經由有摩托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作為「電動摩托車」或「電動輕便摩托車」生產銷售。我認為,這樣的分類是合理的,這類車輛的性能已經達到傳統的燃油摩托車,質量大,速度快,危險性較大,對駕駛人的操作技術要求高。這類車輛升格為機動車生產、銷售、登記,並要求對應的駕駛資格,完全合情合理。

綜上,現在的局面是,低速二輪車的使用需求由新國標電動自行車滿足,高速二輪車的需求回歸摩托車來解決,不再存在處於灰色地帶的二輪車輛。然而,杭州主城區禁止摩托車通行已經多年,隨著超標電動二輪車的半強制淘汰,民眾的出行便利受到很大影響,畢竟應該很少有人能夠忍受在道路上以不超過 25km/h 的速度蠕行!

我注意到,杭州政府始終堅持與民眾為敵。就在前幾日,面對愈演愈烈的反禁摩鬥爭運動,杭州市公安局仍頂風逆行,其就政協委員來洋提出的《關於解除杭州市「禁摩令」法規的提案》,答覆了《杭州市公安局關於市十二屆政協一次會議第139號提案的答覆函》,函中列舉了一系列滑稽至極的藉口,並稱將堅持禁摩政策不動搖,妄圖繼續與民意作對。字裡行間彷彿透露著:「今天你想解除摩禁,明天你想解除什麼禁我都不敢想!」

(佈置在禁摩區邊界附近的禁令標誌)

杭州主城區禁限摩已有二十餘年歷史,主城區範圍內可培訓摩托車准駕資格的駕校已所剩無幾。但近些年來摩托車大有復興趨勢,後武肺時期的經濟也需要找到新的內需拉動點,在民意的挾持下,不排除政府做出妥協,解除摩禁或放鬆摩禁的可能。摩托車一旦被宣布解禁或傳出解禁預期,受壞政策壓抑已久的民眾必然大量報考摩托車准駕資格,到時必然學費暴漲、考試名額短缺,在本地考取摩托車准駕資格將難如登天。

另外,摩托車闖入禁行區是按照「機動車違反禁令標誌指示」定性的。今年 4 月 1 日前,在杭州,該違法行為將面臨罰款 100 元,記 3 分的處罰。今年 4 月 1 日起,隨著中國公安部最新修訂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管理辦法》的生效,該違法行為的記分由 3 分降低到了 1 分,違法代價大幅降低,搭配「學法減分」制度食用,若避免滿分,則相當一年有 17 次「吃套餐」的機會,這讓更多人有駕駛摩托車上路,用實際行動對抗地方強權的底氣了。

在解禁摩托預期和摩托車闖禁代價降低這兩個因素的作用下,我決定報考摩托車准駕資格。下面介紹我從駕校報名到成功領證的整個過程。

閱讀全文 我已取得普通三輪摩托車准駕資格(D)

葡式蛋塔的製作

蛋塔是一種西式餅點。在英文中,餅點之餡料內裹者為派(pie),而餡料外露者則為塔(tart),蛋塔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含禽蛋成分的、餡料外露的餅點。蛋塔歷史悠久,又有許多工藝分支,如本文介紹的葡式蛋塔。現代葡式蛋塔是由英國人 Andrew Stow 於 1989 年在葡屬澳門改良舊式蛋塔而發明的,其特點為採用奶油酥皮和英式奶黃餡,且須烘烤至表面焦黑。

如今食品工業發達,裝填好餅皮的鋁箔托盤、調配好的蛋塔液在市面上均有售賣,只需簡單填充並烤製就可以獲得成品了。而我認為,如果僅這樣製作就太沒有意思了,因此我決定自製蛋塔液,而餅皮托盤則採用市售半加工品。下面介紹葡式蛋塔的整個製作過程。

閱讀全文 葡式蛋塔的製作

青圓椒炒牛腿肉

以往我們認為,術業有專攻,在現代化的成熟社區,與其耗費大量時間在家庭烹飪上,不如直接向餐飲服務業者採購,既快捷衛生,又選擇面廣,且品控穩定。隨著現代食品工業的發達,更是誕生了即食料理包等型態先進的食品及其配套技術產業。相反,自行在家中烹飪被視為野蠻且不經濟的行為,不僅汙染環境(以中式烹飪為甚),若使用明火,還有火災隱患。由於不成規模,自行烹飪的成本也高得嚇人,這主要體現在時間的消耗上。另外,家庭烹飪條件簡陋,自動化程度低,未經專業訓練的烹飪者很難穩定產出優質菜品。同時,由於原材料管理不嚴格,一旦食材保存不善或週轉緩慢,便容易發霉腐敗,影響健康。不論從何種角度看,家庭作坊式的烹飪都是要被淘汰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之中的。

然而,近期不斷反覆的 COVID-19 疫情和當局的激進封鎖措施極大破壞了原本正常運行的餐飲經濟。在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近期正不斷出現令人難以置信的食品短缺情形,更有死於嚴重營養不良的個例在官方文件中披露,這使得包括但不限於上海的民眾有必要在家中大量囤積食材來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人道主義災難。此時,掌握一定的烹飪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決定開始學習烹飪技術,也建議本文讀者考慮學習或提升自己的烹飪技術。

下面是一些烹飪技術的參考資料:

我站現已設立新類目「中西烹飪」,並已收錄過往的所有烹飪類內容,將來烹飪相關內容也將收錄於此,敬請諸位訪客閱覽點評。

言歸正傳。我這次原本想要製作的菜品是尖椒牛柳(牛裡脊),奈何我只有青圓椒和牛腿肉,真是既不尖椒,也不牛柳!但青圓椒也是椒,牛腿肉也是肉,味道應該大差不差罷。下面就簡單介紹我製作「青圓椒炒牛腿肉」的過程。

閱讀全文 青圓椒炒牛腿肉

【轉】方舟子:奧密克戎將會傳遍中國,老百姓要怎麼自保?

【重要提示】本作品(導讀部分)已於 2022 年 4 月 17 日、2023 年 4 月 11 日進行刪改,與原作品相比存在範圍不定的若干處不一致。這是由於原作品的公開發表可能會被監管當局認為不合適或非法。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刪改的作品可能無法完全傳達作者創作時的思想感情。

導 讀

自起源於阿里雲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演進(evolve)到奧密克戎(Omicron)變種,中國曾奏效長達二年、不惜一切代價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開始遭受嚴重挑戰。近期,多地感染人數激增,政府的激進應對使得普通民眾叫苦不迭,倡導科學防疫、逐步過渡政策的專業菁英群體對防疫頑固派的口誅筆伐也愈演愈烈。

然而,現有國情民情之下,在可預見的將來,作為一場「學歷越低,危害越大」的瘟疫,兩派的持續拉鋸中仍會不斷造成無數比病毒本身麻煩百倍的事情發生。今年 1 月 10 日,方舟子先生在其錄製的網路節目中就預判「奧密克戎變異在中國遍地開花只是時間問題」,此預判現今已完全應驗。4 月 12 日,該網路節目被整理成文並在科學貓頭鷹網發表(原文地址),其闡述了方舟子先生對時局的研判和推薦普通民眾採取的應對措施,現轉載如下。

閱讀全文 【轉】方舟子:奧密克戎將會傳遍中國,老百姓要怎麼自保?

記奶奶的喪禮

2 月 27 日凌晨,我驚聞病臥多年的奶奶於數小時前壽終內寢,享壽八十八歲(訃告口徑,實為 86 週歲)。奶奶一生勤勤懇懇,持家樸素,和睦鄰里。她民國 24 年出生於浙江縉雲,從高等學校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德高望重,桃李天下。

2014 年,我發表過《记七至九日去老家医院看望奶奶》。從嚴重顱腦出血中死裡逃生的奶奶,並沒有完全康復。病後,她不僅失去了言語能力,還落下了偏癱的後遺症,從此生活不能自理,長年臥床,依賴保姆照料。病後的七年半時間,顱腦出血的後遺症和臥床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使她備受煎熬,如今高齡終得解脫,是為喜喪。

2 月 28 日,申請了兩日喪假的我踏上了往龍泉的火車。此過程有些許惱怒:因為晨起疲乏,大腦當機,我跑錯車站,錯過火車,從而被迫改簽了晚 2 小時發車且多耗時 2 小時的 K 字頭車次,真是氣煞人!直到傍晚 17 時許,我才到站下車,在飯店匆匆吃了兩口席,就趕往殯儀館弔唁。

莊嚴沈痛的哀樂不斷在弔唁廳裡迴響,奶奶則靜靜地躺在冰棺裡,面色慘白。與之強烈對比的是一個月前歡慶舊曆新年的時候,我與奶奶見了生前的最後一面,那時的她狀態尚佳,和往年並無二致,不曾想到竟成訣別。人們常講:「老人就像客人,哪天說走就走。」凝望著白牆上高掛的「奠」字和被花籃簇擁的冰棺,我不禁感慨人世無常。我在殯儀館待了大約 2 個鐘頭,為奶奶燒了些紙,就回家歇息了。按照安排,奶奶將於 3 月 1 日早晨 8 時殯殮、火化,中午 12 時 30 分出殯。

3 月 1 日早晨 7 時,我與家人來到殯儀館,開始喪葬儀式的準備工作,如換上白色喪服和喪帽,準備好殯殮時用的供品等。8 時,儀式正式開始,流程基本與我曾發表的《记爷爷的葬礼》中提及的一致,多少帶一些迷信味道。約 8 時 37 分,遺體和遺物正式進爐火化,親友則到骨灰領取處門口等待。望著火化爐的煙道不斷噴出的混雜著煙塵的熱氣,我知道,奶奶正化作二氧化碳回歸自然,開始新的輪迴。

午飯後,出殯儀式就開始了。而我是被安排安葬回來後「接風水」的,不跟隨安葬隊伍,而是回家洗澡洗頭後前往奶奶生前住處著紅衣、端紅盤迎接「風水」。所有流程走完,已近下午 15 點。晚上在吃完較為豐盛的最後一席後,就先隨一部親眷的轎車到縉雲,再乘坐高速動車組列車返回杭州了。

終於再見了,糟糕的 2021 年

其實這個世界運行到 2018 年左右就開始明顯糟糕化了。每一年我們都講:「今年是過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但也許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而 2021 年,我畢業的第二年,COVID-19 爆發的第二年,我更是被一些焦心的事情壓抑了幾乎一整年的好心情。2021 年足以視作我人生中的又一個困難時期了,而上一次經歷這樣的困難時期則是在 2014 年下旬至 2015 年中旬。

最近幾年總感覺時間過得飛快,可能成為社畜後都有這樣的感覺罷。每天走著幾乎不變的路線往返於公司和住所(有女友時還有數條同樣幾乎不變的約會路線),重複著機械枯燥的工作,除了為數不多的假期旅行,幾乎沒有什麼重大事件來加深我對時間的感知。如今回頭一看,從 2019 年 5 月開始實習算起,竟已當了 2 年半社畜了。

講講 2021 年幾件印象較深的事情吧。

上半年,因為家人健康問題,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空下來就學習該疾病的有關知識,在幾個月間閱覽了無數醫學方面的文獻資料,幾乎成為了半個專家,只為求得安心。在最焦慮的時候,我一度出現了心跳加速、胸悶氣短等症狀,就醫卻查不出任何問題,懷疑是焦慮情緒所致。幸運的是,家人健康最終並無大礙,隨著時間推移,我也逐漸放鬆下來。

舊曆新年前後,我重啟了公募基金投資計畫。不巧,年後證券市場行情陡然由盛轉衰,我即產生虧損。好在我自開始就堅持分步投入資金,且嚴控權益類資產佔比,我並沒有產生多大損失(虧損最大時也僅虧去了當時總金融資產的 2%–3%)。同時,我也積極學習金融市場常識和公募基金運作機制,逐漸變成了一個有智慧的投資者。惡劣的市場狀況維持了一年,而我卻扭虧為盈。

清明和五一假期,我與前女友分別去了(廈門和福州)與長沙旅遊,這是我這一年裡最快樂的時候。而就在八月初,前女友與我分手,kill 了 4 年零 1 月的戀情,挽回無果的我,一度陷入了極端的消沈憂鬱中。至此,我感覺我的學生時代才真正結束了,本以為從學生時代帶出來的還有一位女友,能夠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有人一起回味年輕時代,可如今卻形同陌路了。我不曾想過感情可如此脆弱。

四月,我被調離原有工作崗位,支援公司某內部創業項目的研發。六月,為了營造獨立創業氛圍,我們的工作地點遷移至附近的一座低檔寫字樓內,同時,我也在組織架構上被正式劃撥到了該獨立團隊下。十二月,公司大裁員,我所在團隊不受影響,但我的老同事們幾乎蒸發乾淨了。我不曾想過大三實習時讓我滿懷憧憬加入的企業會變成這樣。

歲月已往者不可復,未來者不可期,見在者不可失。

關於合與分的思考

在一段感情結束後,不論是哪一方,有奇奇怪怪、亂七八糟的想法都是正常的,比如不甘心,比如覺得浪費了青春,比如對某一時間點的某一破事感到懊悔,有這些想法正說明我們用心去對待過一段感情。不同的人情況不一樣,想法也是千差萬別,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特殊,因為情感破裂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即供需失衡。你的一切憤怒、指責、想不通都是落在具體事件上的,而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不如收攏來看待。

分手後,你想罵他,他想罵你,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如承認感情裡沒有誰對誰錯,既然最終會分開,必定就是兩人不合適。「世上惟一不變,是人都善變」就算曾經是合適的,當磨合的速度趕不上變化的速度,情感危機就會到來,而心碎也在所難免。情情愛愛的事情還是有它的客觀規律的,誰又能躲得過呢。世界上為情所困的人遍地都是,憑什麼你覺得自己不一樣?

絕大多數情況下,兩個人能走到一起就是機緣巧合,分開同樣如此。我們或許能列舉出無數在一起或分開的原因,來將這段感情的開始和結束合理化,彷彿一切都是事出有因的。而事實是,我們對一段感情的期待和感受方式決定了感情的走向,一切在一起或不在一起的理由都是我們主觀編造出來的。人性複雜,生活中的隨機事件更是不可控,歸根結底來看,莫名其妙好上了、莫名其妙分開了才是人間常態,當你意識到這事是不可能想通的時候,正是想通的開始。

12月28日
於家中

愛如潮水

調休氣煞人!依照拆東牆補西牆來湊長假的滑稽表演計畫,「十一」假期前的一個週末僅存一個休息日。而這一日,是陰曆的八月十九日,適逢錢塘江大潮汛,我決定前去彭埠到九堡一帶的錢塘江北岸海塘觀潮。

根據杭州市林業水利局的預報,湧潮到達這一帶的時間是 15:30 左右,我早早地就騎上電動二輪車出發了。一路上,一段歌聲不斷在我腦海裡迴盪:「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近期遇到的情感障礙,對我已是災難級的衝擊。

沿江東去至九堡大橋附近時,潮水也即將西進至此,我決定在此處停車觀潮。沒過多久,水漲上來了,但由於地理位置不佳,基本上算是個暗湧。我不甘心,立馬上車向東騎去追潮,到彭埠大橋以東數百米的位置二次觀潮。影像記錄如下:

閱讀全文 愛如潮水

製作廣式月餅與蛋黃酥

臨近中秋,按照我的個人傳統,應當在家中自製一些應景的糕點了。但是今年有一些特殊,我製作的糕點,需要帶著一種特殊的情感,送給一個特別重要的人。最近兩週,我先後製作了一批廣式月餅與一批蛋黃酥,本以為已經手生,但最終其實還是挺成功的。希望吃下我的月餅與蛋黃酥的人,都能夠找回屬於自己的一份團圓。

我學習製作廣式月餅很早,小學時我選修了我校方素華老師的一門麵點製作的選修課,具體的課程名稱已經想不起來了,學習期間,有數次課練習的都是製作廣式月餅,因此我很早就能夠熟練製作廣式月餅了。除月餅以外,方素華老師會製作很多種糕點,我印象裡還做過定勝糕、曲奇等,這篇報道證實,那時方素華老師廣受學生好評。而蛋黃酥則是我臨時起意,現學、現買材料、現製的,結果竟出乎意料的成功,雖然酥皮不是特別蓬鬆,但其賣相已遠遠超出我的預期了。

我本次製作的廣式月餅有兩種餡:豆沙蓮蓉蛋黃三拼(下稱「三拼款」)與豆沙蓮蓉雙拼(下稱「雙拼款」)。之所以瘋狂雜糅,主要還是我因為什麼餡都想吃,不滿足於在單個月餅中只採用單一餡料。那麼為什麼不全做三拼款的呢?因為我原本以為,月餅的贈與對象是不吃蛋黃的,直到她告訴我,她只是不吃水煮蛋的蛋黃,糕點中的鹹蛋黃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是我後續又緊接著做了蛋黃酥的原因。

下面先介紹我製作廣式月餅的方法。

閱讀全文 製作廣式月餅與蛋黃酥

過往減肥歷程回顧與今減肥計畫

體重,真得管管了!

——題記

上月 2 日,我再度重啟減肥計畫,這說明我的體重已然再度反彈。據回憶與資料記載,過去的十餘年間,我已計畫性地減肥 6 次之多。其中,有成效顯著的,也有效果不佳的;停止計畫性減肥後,有中長期體重保持穩定的,也有體重觸底後迅速反彈的。在我甚多減肥歷程中,方法理論不盡相同,所用手段各有千秋。為總結科學瘦身之道,摒棄野蠻無效之法,激發良性反饋閉環,達成能夠自我驅動的長遠體重控制目標,現對過往減肥歷程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保質提效。

閱讀全文 過往減肥歷程回顧與今減肥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