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為清掃陰陽五行等歪理邪說的遺毒,也為避免諧音的無關聯想,本文使用「有反應性」「無反應性」來指代快速抗原檢測或 PCR 檢測是否檢出了相關病原體,而不使用「陽性」「陰性」等怪異用詞。
為避免造成誤解,本文使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來指代由「SARS-CoV-2(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 2 型)」造成的有關疾病,而不是使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指代由「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有關疾病。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早在 2020 年 2 月就已正式將該種病毒命名為「SARS-CoV-2」,同時,世衛組織也將其相關疾病命名為「COVID-19」,我們應該使用最新的通用名稱。
上月,我預判中國 COVID-19 大流行已不可避免,並陸續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 11 月 14 日,我透過電商渠道,儲備了 40 份 SARS-CoV-2 抗原檢測試劑(均價 1.97 元/份),以應對即將發生的搶購潮和價格飆漲。12 月起,抗原檢測試劑不出所料地開始供不應求,在政府實施保供措施前,這部分儲備的抗原檢測試劑使我實現了抗原檢測自由。
- 11 月 24 日,我接種了中國目前最為有效的「克威莎」5 型腺病毒載體 COVID-19 疫苗,該疫苗基礎免疫僅需接種一針,其研發廠商康希諾聲稱,接種「克威莎」後 14 天總體保護率為 68.83%,重症保護率為 95.47%;28 天後總體保護率為 65.28%,重症保護率為 90.07%。
- 12 月 7 日,我向醫療行業的老同學(甲)預訂了目前最為有效的複方感冒藥泰諾,以補充家中泰諾的庫存,增強直面 COVID 大流行的信心。
- 12 月 14 日,我前往醫療行業的老同學(乙)正在搬遷的診所,撿拾了一些過期不久、尚具藥效的布洛芬緩釋膠囊,以在即將到來的藥荒時期贈送給有需要的群體,避免了現時珍貴的布洛芬被白白丟棄。
我也很早就研判到,任何一個在人類聚居區正常生活的人,都不可能避開 COVID-19 的感染,除非採取一些極端的防禦措施,但那就純粹是自討苦吃了。只要不是高危人群,都應該放心大膽地迎接 COVID 的襲擊。
晚得不如早得,早該得得了!
閱讀全文 COVID-19 罹病歷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