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述我的轉專業歷程

先講重點:我已順利轉入「計算機類」專業,並已愉快地上了三週課。

自去年暑期高校錄取結果公佈以來,我一直都處在陰影當中。僅因一分之差,我與「計算機類」(大類招生)專業失之交臂。失魂落魄之時,我鐵了心地下了轉專業的決心。因為,我是有追求的人,豈是隨波逐流、胸無大志的凡庸之輩?

去年的夏秋之交,我攜著顧慮邁入了曾滿懷期待的大學校園。迎新晚會上,薛安克校長提到了轉專業的問題。他的大致意思是,為了人才不被放錯地方,學校的轉專業非常寬鬆。

人是要有獨立思考、分析與判斷能力的。稍有常識的人都會拋出疑問:寬鬆等於輕鬆嗎?事實上,我很早就料到,這一學期轉入「計算機類」專業的門檻不會太低。因為,2016 級「計算機類」投檔分數線奇高,大量有意向進入「計算機類」專業學習的人,被調劑到了其他專業,這部分人(包括我)的轉專業需求將是高於尋常學生的,是我潛在的鬥爭對象。

按照慣例,學校會在期末考試成績全面公佈後計算申請轉入某專業的所有學生的平均學分績點(GPA)並排名,淘汰掉超出某專業錄取人數(擬錄取人數加上成功轉出的人數)的學生。這意味著,一旦某專業有學生蜂擁轉入,鬥爭將會異常激烈。

同我預料的一致,這一學期轉入「計算機類」專業的門檻不太低。本次轉專業中,有多達 36 人申請轉入「計算機類」專業,而該專業擬錄取人數僅 29 人。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於我來講,最好的老師是動機。為了讓興趣成為老師,我才萌生了轉專業的動機。這動機驅使我發憤學習,哪怕是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微積分與英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對於掛科的擔憂深深籠罩著我。隨著期末考試的臨近,我逐漸焦慮了起來。

該來的總會來,期末考試還是來了。轉專業關乎我的前途與命運,這場考試是只許成功而不准失敗的。我懷著必勝的信念,邁著鏗鏘的步伐,決鬥了一門又一門的考試。等待成績出爐的那些日子裡,我躁動不安,夜不能寐,反覆刷新教務系統的成績查詢頁面。每當新出一門課的成績之時,我都會嚴謹認真地計算一遍我當前的 GPA ,分析轉專業成功的概率。最終,我的 GPA 定格在了 3.67 。

光計算自己的 GPA 是沒有意義的。要與鬥爭對象們一決高低,就必須打入敵人內部,計算他們的 GPA 。我通過一系列不可描述的手段,獲取到了絕大部分鬥爭對象的期末成績數據,並使用了特地製作的程式來計算他們的 GPA 。我假設成績未知的鬥爭對象們的 GPA 為 5.0 ,再將所有鬥爭對象按照 GPA 排名,最終欣喜地發現,我排在中上游的位置,看起來轉專業是沒有問題了。

儘管根據我私下統計的數據,我已經能夠穩穩當當地被「計算機類」專業錄取了,但我卻有不可描述的不確定因素纏身。經過了一個月的忐忑等待,在臨近寒假尾聲的時候,教務處終於在學校官網上公佈了《信息工程學院 2016 – 2017 學年第一學期轉專業名單公示》,我的名字赫然在列!我懸了一個學期的心,終於落地了。

在中國深受封建教育制度遺毒影響的教育現狀下,絕大多數學生在高考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中都沒能培養起某一項專長或對某一領域的強烈興趣,許多人都是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生涯規畫仍是一張白紙。這些人常常盲從包括但不限於親屬和教育工作者的他人的專業選擇建議,甚至不自量力地盲求所謂高薪酬專業⋯⋯這樣的亂象下,有多少人才/會被放錯地方?有多少人擠佔了本不適合他們的專業?

現在,我進入新專業學習已三個星期了。憑藉七年 Coding 打下的基礎,我在新專業的學習中可謂輕車熟路。我不僅自己學,還幫助其他零基礎轉專業的學生,為他們答疑解惑,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助的氛圍。上個星期三,新專業輔導員楊超(女,畢業於海南大學計算機相關專業)約談了我,同我交流了近期的學習生活狀況。原來,我還是有人關心的,我的心中不由地湧動起了一股暖流。

在〈詳述我的轉專業歷程〉中有 3 則留言

發佈回覆給「代理记账」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