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註:本文為2016年5月26日的本屆高三最後一次月考中我所寫的作文,得分48,除刪改了兩處嚴重筆誤外均按原文錄入。轉載請注意版權。

一个人或棄或用,或褒或貶,不光要考慮明面上的工作能力,品性的底色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什麼是一個人的底色?我認為,一個人內心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的理解及由其造就的為人處世的底線或標桿,便是一個人的「底色」。人在童年時的成長環境、家庭教養決定了大腦思考問題的邏輯模型——慈悲還是殘暴,寬容還是嚴苛,馬虎還是細緻。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一形成,便成了一個人特徵性的底色,它具有個性的成分,是區別於另一個靈魂的思想標記。

擁有在特定歷史時期廣為接受的底色,或是某個文化中常被認同的底色,可以使人的一生順風順水。而倘若擁有令人敬畏的底色,則他的社會地位決不會凝滯在平庸的泥潭裡。

歷史上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廣為流傳,可見古人對幼輩的人格底色的塑造十分重視。中華民族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魯君孟孫聘秦西巴為太子之師,為的是什麼?還不是以慈悲之心託付太子,使其長成一個具善心懂修養的人嗎!

西方國家的貴族教育,也是類似的。英國王室中,王子的教育是所謂維持其血統「高貴」的重要環節。特聘的教師,在傳授科學、文化、體育、藝術知識的同時,也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因此我想,對崇高的人格品質的追求形成的選擇壓力,就是一個文明不斷前進的動力吧!如果說底色的產生是隨機的,那麼社會就是一個巨大的篩網,篩去那些三觀不正的,留下值得被傳承的,並融入一個民族的思想中軸中去,代代相傳,精選,再發揚光大,鑄造燦爛的文明。

我們現在尚十八九歲,比起昨日逝世的經歷百餘載歲月的楊絳先生,仍是年輕幼稚的。古訓有云「孺子可教」,我們的底色尚在形成,豈能虛度而不是以文化精粹來充實自己?我們已經到了該思考「我以後要做一個怎樣的人」的年齡,要提升自我價值,必須有意識地培育自己,不留遺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